返回 新闻资讯
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涂装前处理—豪龙新材料
1、铬酸盐采用铬酐或重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化学处理,即铬化处理。根据不同工业需
求开发一系列镁合金铬化转化剂。铬化反应机理是金属表面处理挤的原子溶于溶液,引起金
属表面与溶液界面的pH值呈现上升,从而在金属表面沉积一薄层铬酸盐与金属的胶状混合物
,包含于六价与三价的铬酸盐和基体金属。由于这层胶状物非常软,细心操作,膜干燥后变
硬,经不高于80 ℃的热处理可提高其硬度与耐磨性。干燥后体现出显微状裂纹,有利于其
与涂层相结合。2、磷化膜层为微孔结构且与基体结合牢固而成,具有良好的吸附性、耐蚀性,用作镁合 金涂漆前的打底层。 David Hawke 和 D L AIbright 对镁合金AM60B 进行磷酸盐-高锰酸盐 处理,在镁合金表面得到一层磷化膜。研究发现,磷化膜的颜色和厚度对处理时间非常敏感 ,但在大约3 min 完成磷化处理后,时间影响较小。通过扫描电镜和X 射线观察经盐雾腐蚀 3 min,发现试样无腐蚀现象。用磷酸盐-高锰酸盐处理的镁合金,可形成以 Mg3(PO4)2 为主要组成物并含有铝、锰等化合物的磷化膜,成膜4 ~ 6μm。作为镁合金化成涂装前处理 方法,其将取代污染严重的铬酸盐处理。镁合金的磷化膜广泛用做涂漆的底层,用于装运和 储存时起保护作用。
3、锡酸盐。 M A Gonzaiez 和 C A Nunez-Lopez 等人研究了成本低和污染轻的锡酸盐 处理。将镁合金(ZC7l)在485 C固溶处理8h后水淬,再在180℃回火16h,然后取试样,并 对试样进行酸洗等预处理,再把试样按试验要求浸泡在锡酸盐池中进行化学转化处理。镁合 金表面成膜后,用扫描电镜和X 射线检测分析可知,试样表面形成一层2 ~ 5μm 的保护膜 ,其主要成分为MgSnO3晶体和Mg(ZnCu)2共晶体。随处理时间的延长,镁合金的电极电位 上升并趋向稳定,耐蚀能力明显提高。在静止状态下,电极电位稳定在大约- l.2 V,而在 搅拌状态下稳定在- 0. 7 V 和- 0. 6 V,可见搅拌有利于成膜。锡酸盐处理适合抗腐蚀性 差的镁合金,也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前处理工艺。
深圳市豪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@版权所有